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双11”十年 商业效能到极限了吗

来源: 科技日报  2018-11-13 13:36:14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本报记者 刘 艳

      每年‘双11’指数级的增长,不断验证一个事实,今年的峰值将是明年的常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果不出所料。2018天猫“双11”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最终创下了2135亿元人民币。

      作为电商造节下的时代产物,走过十年的天猫“双11”,早就成为全社会的“销售狂欢”,各路力量凝结在一起书写着中国乃至全球商业的进化史。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在中国渐成潮流,消费升级呈现出旺盛的势头和活力。

      消费力量集中爆发

      今天的天猫“双11”,成为中国实现消费升级、提振消费信心的又一重要时间窗,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对天猫“双11”的赞许:“你们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前几年就这样说:“天猫‘双11’早已不是一家公司的事,也不是互联网的事,而是一个社会现象,是社会大协同的结果,形成各种资源共振。”

      早在10月19日,天猫宣布“双11”启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旗下的所有业务,将在今年首次全面集结,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覆盖生活全方位场景。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年“双11”除了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头部平台”外,还吸引了100多家各类电商平台参与。

      天猫总裁靖捷说:“走到第十个年头,天猫‘双11’早已超越电商促销的概念,成为全球品牌的‘奥运会’和全球消费者的狂欢节。”曹磊说:“天猫‘双11’所驱动的社会化大协同,是中国经济活力的最佳展现。从消费升级,到品牌升级,再到供应链的重构,产业升级,天猫‘双11’和它身后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正成为推动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推高商业效能极限

      每年的“双11”,都是一次商业、支付、物流与服务等社会商业基础设施的大考,不断推高商业效能的极限。网联平台公布“双11”运行数据,当日处理跨机构交易笔数11.7亿笔,相应跨机构交易处理峰值超过9.2万笔/秒。网联平台平稳保障“双11”支付体系运行,平台性能和峰值交易承载能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和认可。“双11”是历年网络支付的高峰,高峰时点屡次创下全球并发峰值记录,给参与方系统容量、线路带宽等带来极限挑战,是对参与方科技能力的集中检验。为了让全球消费者在“双11”当天感受顺畅的购物支付体验,之前,电商巨头和银行、网联平台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双11”一并下了12单,消费了8000多元,虽然是抢购高峰期,但下单付款非常顺利,支付时没有卡顿,比往年的体验更顺畅。记者了解到,相比原来的直连模式,通过网联平台处理支付交易,平均耗时更短,交易成功率更有保障。

      曹磊表示,8年前,千万量级的包裹量,就让中国的快递物流系统性爆仓。2017年,天猫“双11”当天产生了超过8亿的物流订单,物流网络依然能够有条不紊的正常运转。支付系统同样如此。如今,支付宝的每秒支付峰值可以达到25.6万笔,轻松支撑全天十几亿笔的交易。蚂蚁金服为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和用户,搭建了全球收付能力。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天猫‘双11’是用对技术极限的追求,来倒逼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这一点对中国经济尤其重要。”

      今年,IoT技术首次被应用于进口商品溯源这一消费场景,面向中国用户的天猫国际,联合菜鸟和阿里云全球率先实现了基于IoT技术的全球原产地溯源升级。消费者通过手机淘宝扫码,可以看到所购进口商品的实时溯源信息。未来包括温度、湿度、承受压力等更多信息也将会被感知。

      曹磊说:“‘双11’今年的零售创新延展了对消费行为的满足,甚至打破时空概念,这是和过去紧盯商品销售的传统零售形成的最大差别。在这背后,零售创新的内涵是进一步导入了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能力的手段和方法。这是‘双11’进入第十个年头最大的看点。”

      靖捷说:“天猫不再是‘天上一只猫’,而将变得无处不在。消费者不必受制于哪里下单,哪里提货,一切围绕着他最倾向、最习惯的方式发生。从交易、交付到交互,全程和消费者接触。”现在阿里将自己定义为“经济体”,张勇将今年的“双11”看作是阿里巴巴经济体新商业力量的大阅兵,这对阿里来说,既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检验,也是一个寻找软肋的最好时机。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所有表外业务统一纳入监管

      2022年12月06日08时23分
    • 广州银行赋能大湾区建设

      2021年12月28日16时50分
    • 绵阳市商业银行2022年拟发行200亿元同业存单

      2022年02月18日16时46分
    • 国常会: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2019年12月31日09时04分
    • “绵阳市商业银行杯”科学城羽毛球比赛圆满举行

      2023年09月25日15时38分
    •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买股票

      2019年12月09日15时04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